北宋景德五年(公元1008年)正月初三,开封皇城司一个名叫涂荣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中记作“徐荣”)的守门士兵汇报,有一条很长的黄帛缠在左承天门门楼南角的鸱吻(音吃)上,黄帛上还系着一个东西,不知道是什么物件。
天子脚下出了这等大事,方方面面都很紧张,于是层层上报给了宋真宗。
(资料图片)
宋真宗也是一个沉得住性子的人,用理智战胜了好奇心,虽然黄帛近在咫尺,他也没有先去看看热闹,而是立刻召集了宰相王旦、知枢密院事王钦若等大臣来开会,会议精神非常简单:宋真宗认为这是一封天书,也就是上天给他写的信,想让大家一起来鉴定鉴定。
也就是说,这个专家鉴定团的团长和副团长,就是王旦和王钦若。
这个名单是宋真宗经过深思熟虑才拟定的,职位够高,而且大局观很强,不像右谏议大夫杜镐那样,明说“这就是用神神道道的办法控制老百姓的手段”,也不像龙图阁待制孙奭(音是)那样怼一句“老天爷说话都不会,怎么会写信”,格局一点都没打开。
之所以选择王钦若,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策划方案。
当初他为了打压政敌寇准,对宋真宗说:“陛下引以为豪的澶渊之盟,其实是辽国兵临城下逼陛下签订的城下之盟,是为奇耻大辱。而寇准力劝陛下过河,不过是他孤注一掷的赌徒手段而已。”
宋真宗听进去了这番话,开始疏远寇准,不久之后就把他罢相。结果王钦若的问题解决了之后,宋真宗的问题还没解决。为了洗刷这个耻辱,王钦若再给宋真宗建议天降祥瑞东封泰山,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天书降世的奇景。
而王旦本来对这事儿没什么特殊的感觉,但是收受了宋真宗一坛子珍珠的贿赂,说话不硬气,也只能跟着宋真宗的思路前进。
专家鉴定团到齐了以后,宋真宗先传达了这次会议的精神:“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晚上,朕正准备睡觉的时候,突然一个神人出现在朕的床前,说一个月以后要降《大中祥符》天书三篇,让朕不要泄露天机。所以朕并没有到处宣讲,而是悄悄命令史官记下来,然后从十二月初一起就开始斋戒、建道场、结彩坛、制金宝木舆,随时准备迎接天书。刚才朕已经派人去承天门看了一下,他们说黄帛有两丈长,上面系的东西像一个书卷,上面还用青色的丝线缠了三圈,封口处还隐隐有字。诶,你们说,这会不会就是神人说的天书?“
宋真宗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,王旦和王钦若当然没什么其他的想法,赶紧代表专家鉴定团点头说:“陛下至诚事天地,仁孝奉祖宗,恭己爱人,夙夜求治,以至殊邻修睦,犷俗请吏,干戈偃戢,年谷屡丰。我们早就说过,天道不远,必有昭报。现在天书应运而降,八成是的。”
宋真宗听完很高兴,说:“那大家都一起去看看吧。”
一行人在宋真宗的带领下步行来到承天门,焚香祈祷之后,内侍周怀政和皇甫继明架起梯子将天书取下来之后交给王旦,王旦再跪献真宗,然后一起送到道场,交给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启封。
陈尧叟接过来以后,发现黄帛上写着一行字:“赵受命,兴于宋,付于恒。居其器,守于正。世七百,九九定。”意思是赵氏受命于天,兴于大宋,这是上天写给赵恒(即宋真宗)的一封信,告诉他乃天下正统,今后要传七百世,已经定下来了。“
专家团一看这行字,立刻开心地说:“通讯地址没错,收信人的名讳也写得很清楚,这个真实性已经有九成了。”
宋真宗很开心,让陈尧叟打开书卷来念给大家听。这里面果然是三封信,文风跟《尚书·洪范》和《道德经》差不多,主要内容是三点:表扬宋真宗的孝道和爱民之心,提醒他要注意清净节俭,告诉他宋祚连绵的美好未来。“
专家团听完这番话,再次提出了鉴定意见:“这里条条都对得上,真实性十成,可以确定百分百是天书了。”
至此,天书降世的鉴定流程已经全部走完,满朝文武开始全力筹备庆贺事宜。
正月六日,宋真宗下令改元,将景德五年改为大中祥符元年,拉开了长达十四年的全国崇道大戏的序幕,开始封泰山,献祥瑞、修道观、祭后土,直到1022年他驾崩之后才消停。
至于专家团是怎么鉴定天书的,已经不重要了,宋真宗说它是真的,它就是必须是真的。如果专家团有意见,就换一批专家,直到鉴定为真的为止。
民间再怎么觉得荒诞,杜镐和孙奭再怎么不服,最后东封泰山的时候,不也得一样跪在地上唱《感恩的心》吗?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中国砍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4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